灸法
灸法古稱“灸焫”,又稱艾灸。指以艾絨為主要材料,點燃后直接或間接熏灼體表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。也可在艾絨中摻入少量辛溫香燥的藥末,以加強治療作用。該法有溫經通絡,升陽舉陷,行氣活血,祛寒逐濕,消腫散結,回陽救逆等作用,并可用于保健。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和風、寒、濕邪為患的疾病尤為適宜。因其制成的形式及運用方法的不同,又可分為艾條灸、艾炷灸、溫針灸和溫灸器灸等數種。
應用方法 操作方法:將艾條一端點燃,置于距離穴位皮膚2—5厘米處,均勻地向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,亦可反復旋轉施灸,一般連續3—5分鐘,以局部潮紅,患者溫熱感為度,灸畢,應插入比艾條直徑稍大的玻璃瓶中,以滅絕火種。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、回旋灸和雀啄灸。